馬江海戰
<圖片提供>登峰魚丸博物館
【網路】部落格新聞轉載
http://www.wretch.cc/blog/afboy/4602157
陳希林╱台北報導 (20060224)
兩百餘幅16世紀以來的台灣老地圖,能說出多少精彩的台灣身世故事?
「好多個!」南天書局負責人魏德文說。他與位在台南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合作,整理該館典藏的多幅台灣老地圖,並結合花蓮師院教授康培德、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主任呂理政等人的研究成果,重新講出一個精彩的「台灣怎麼來的」故事。
《經緯福爾摩沙:16-19世紀西方人會至台灣相關地圖》一書說明了「西方人如何認識台灣」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是由「好幾個島」進步到正確的「一個島」,並由西部海岸漸漸擴及台灣東部的詳情。
一開始,康培德發現,西方人以為台灣是好幾個島,並且以美麗的的名字單獨存在於地圖上,或者和小琉球聯用。16世紀的葡萄牙地圖上,台灣是3個島;1609荷蘭人J. Hondius繪製的地圖中,台灣則變成7、8個島嶼組成的群島。
為何如此?康培德認為,16世紀以來歐洲船隻頻繁往返東亞海域,每個航線上的水手各自眺望美麗島,各自依照自己的認知繪製地圖,台灣就變成好幾個島了。1624年荷蘭人佔領安平,對台灣的認識變得正確,1635年的荷蘭地圖上,台灣已經是一個島了。
清朝對台灣的統治,以台灣西部平原為重點,這也反映在地圖上,帝國疆域以外的「番界」用一片空白交代即可。但是荷蘭人很積極,很早就跑到東台灣找黃金,所以很熟悉「後山」的自然及人文地理。同時期的耶穌會傳教士就不如荷蘭人,製作台灣地圖時,還把今日的花蓮一帶畫成好幾個相鄰的小島。
除了形狀之外,台灣的「位置」也在當年的地圖上享有不同的待遇。荷蘭出版商Frederick de Wit在1690年出版《大地圖集》,台灣的位置被放置在北回歸線之下。另一幅荷蘭地圖就比較正確,早在1655年推出的時候就曉得北回歸線通過台灣。該圖是義大利耶穌會士衛匡國(M. Maritini)綜合了明朝的中國地圖,加上親身探查之後的產品。
等到19世紀,台灣島的樣貌,終於在世界舞台上得到精確的呈現。法國海軍、英國海軍測繪的地圖已可稱正確,原因是當時這些國家想得到台灣北部的煤。1854年美國海軍培理代將(M. Perry)在「黑色星期一」以武力打開了日本大門,之後派遣船隻到基隆探勘煤礦,所繪製的地圖以西海岸及重要河川為主。當然也少不了煤礦的位置。
中研院院士曹永和說,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珍藏的這些地圖,就是大航海時代以來,世界舞台對於台灣這塊土地之理解過程的紀錄,也使得這些地圖格外顯出珍貴。
呂理政也認為,《經緯福爾摩沙:16-19世紀西方人繪製台灣相關地圖》可以搭配另一部《早期台灣歷史文獻研究書目》一同使用,成為台灣史的工具書。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