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路】白米甕炮台語中法戰爭
http://tw.myblog.yahoo.com/jw!BArr30KdHhLw57DvyoVgK8rff63k/article?mid=5024
基隆的旅遊網站上說,基隆的古蹟多,尤以砲台最多。細細數來,果然不假;計有大武崙砲台、白米甕砲台、仙洞砲台獅球嶺砲台、小砲台、新砲台等等。這些砲台在西元1884年發生的中法戰爭(清法戰爭),都有發揮其戰略作用。
但是很可惜的是,在中法戰爭法軍戰艦一開始進攻基隆的時候,強烈的砲火在一開戰就將白米甕砲台、仙洞砲台、小砲台跟新砲台一舉摧毀。現在看到的砲台僅存砲座,是在日據時代增建的,但在中法戰爭之前就已選定此地要興建砲台了。
如果有機會去這個白米甕砲台看一看的話,會發現這個地點真的是基隆海防的重要位置,守勢極佳,視野極廣,用肉眼就可以看到遠方海面上行駛的船隻,可怎麼會一開戰就一付任人宰割的模樣呢?不過看看上圖表格就可了解,開戰前白米甕砲台還沒趕築完成呢?大砲也不知運來沒有,真真可惜了一個好戰略要衝。
中法戰爭的起因雖說為的是越南的主權問題,可是明眼人都看的出來,打這種仗法國為的還不是要割地賠款?割地那不用說,本來越南臣屬於中國,但是在國力不強的情況下,自己都自身難保了,還當人家什麼宗主國?越南後來被法國搶去當殖民地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兒,可是賠款一事問題就來了,法國要的賠償性軍費,越南哪裡出得起?法國議會也知道越南出不起,所以要找個出得起的主兒,那當然就非中國莫屬啦!
法國開價要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