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軍隊2---<引用>網路:中國拿破崙




<圖片提供>登峰魚丸博物館




【網路】中國拿破崙


http://www.napolun.com/warfare/article/entry_1.htm





拿破崙經典戰役

耶拿–奧爾施泰特會戰(五) 威震歐洲的法國軍隊

Battle of Jena and Auerstadt 1806.10.14

一八零五年的奧斯特利茨戰役以後,拿破崙統率的法國軍隊,曾經震撼著整個歐洲。它在新興的資產階級衝擊歐洲封建堡壘的過程中,完成了特殊的使命。拿破崙作為新興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在完成階級和時代所賦予的任務時,創建和培訓了一支生氣勃勃的軍隊。這支軍隊和當時的普魯士軍隊相比,有著鮮明的特點。

十九世紀初期的法軍,就其成分來說,雖然也是主要由農民組成,然而,這是已經擺脫封建桎梏而獲得了土地的農民子弟。他們許多人受過革命的洗禮,繼承了法國大革命的傳統。隨著封建制度的逐步坍垮,軍隊內部的軍官和士兵之間,有了初步的平等關係。拿破崙接受這支軍隊以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從士兵中直接提拔軍官,就是改革中的一項重大措施。當時,軍中下級軍官的任命,大改歐洲各國軍隊的傳統習慣,主要不是依靠資歷和出身,而是憑著自身的本領和功勞的大小。每次作戰之後,各團都要選出一批作戰英勇,才華出眾的士兵和軍官,並根據各人的才幹,遞補軍官的空額。對於士兵來說,今天任職的軍官,昨天還是和自己一同拼殺的戰友,而到明天,自己也有可能被提拔。對於軍官來說,只要有膽有識,才藝超群,不管出身如何低微,也有可能被提拔為將軍,甚至升到元帥。因此,軍隊內部的上下級關係是比較融洽的。這個遴選軍官和將帥的方法,為一些具有才幹的官兵提供了發展個人前途的大好機會,因而鼓舞著官兵們奮勇前進,力求在戰爭當中建功立業。

在部隊的管理教育方面,法軍的一個明顯特點是賞罰比較嚴明。賞功罰過,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對於作戰有功的人員,拿破崙總是以各種方式進行表彰和獎勵。例如,發給軍刀和滑膛槍作為榮譽武器,頒發各種獎章和勳章進行鼓勵,授予集體榮譽稱號以激發官兵的軍人精神。軍隊內部有著嚴格的紀律,但是這種紀律又是比較符合官兵要求的。拿破崙強調,不是用皮鞭而要用榮譽來進行管理。因此,他廢除了當時歐洲各國軍隊中傳統的體罰制度。即使執行紀律,須要治罪,也強調嚴格依照法律行事,而絕不允許軍官隨心所欲地濫施懲戒。在法軍中,曾經實行一種“同志審判會”的制度。每次作戰之後,由集體來評議作戰中的表現,誰英勇作戰,誰貪生怕死,由同志們進行評定,並以此作為獎和罰的依據。這種比較公允的賞罰制度,激發了廣大官兵的榮譽感,曾對維護法軍的嚴格紀律起過良好的作用。

十八世紀末期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有著摧毀歐洲封建制度的巨大的進步意義。在這場大革命中,法國人民曾在革命的戰爭中大顯身手。他們改造了以往的戰略體系,建立了新的軍隊,創立了新的作戰方法。在革命戰爭中成長起來的拿破崙,創造性地繼承和發揚了法國人民的軍事遺產,特別是完善了他的一整套戰略、戰術原則。一八零六年前後,正是拿破崙軍事上的鼎盛時期。當時,在法國軍隊中,有許多軍官和士兵是跟隨拿破崙進行過義大利戰爭和遠征過埃及的,他們都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士氣旺盛,鬥志昂揚,對於拿破崙的指揮藝術抱著絕對崇拜的信念。因此,在反對歐洲封建王朝軍隊的戰爭初期,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法軍真正是所向披靡,顯示了非常強大的戰鬥力。



露營:

強調速度的法軍所推崇的機動概念自然摒棄了過去軍隊攜帶的沉重的帳篷、大量的行李和補給。1794年,卡爾諾制定條例要求軍隊放棄帳篷,全面改為露天宿營。而拿破崙更是喜歡讓自己人住的艱苦一些。他說到:“一個士兵對疲勞和惡劣條件的忍受能力是他的首要素質”。拿破崙認為:帳篷對健康無益,士兵們應該住在外面,腳對營火,頭部防風牆依灌木、土丘等障礙物而建。雖然軍隊對皇帝陛下的觀點不完全同意,但是他們在露天宿營方面作得卻很好。輕裝行軍在機動性上的巨大優勢使得歐洲各國紛紛效仿。到1800年行軍帳篷在幾個歐洲主流國家的軍隊中基本消失,露天宿營已經成為標準作法。只有普魯士仍固執地將規模龐大的行李車隊(是同期法軍的8~10倍)保留到了1806年。



給養:

按各國軍隊條例的紙面上來看,軍隊的伙食水準要遠好於普通百姓。法軍士兵的每日口糧包括:1磅麵包(0.453公斤),4盎司肉(1盎司=28.35克),2盎司乾蔬菜,2盎司醋,1盎司白蘭地。英軍的給養基本和法軍類似,只是把白蘭地換成了1吉耳(142毫升)朗姆酒。俄、普、奧等國也都差不多。

可是實際情況下,各國軍隊的補給系統是無法完全保證上述的供應水準的,有時甚至完全中斷。士兵們的伙食經常要依靠在經過的地方徵用、偷盜甚至公開搶掠來獲取。英軍名義上是嚴格禁止搶劫的。然而,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惠靈頓和其他軍官也要對搶劫睜一眼閉一眼。法軍更是把搶劫系統化了。烏爾姆戰役期間,拿破崙的幾個軍明確劃分了各自的搶劫範圍。

士兵們通常6到8人一組在一口重2~3磅(容量9~10升)的行軍鍋中合夥烹製食物。基本每人有一把勺子和一把餐刀,大部分人有一個盤子或碗作為餐具。當時,水壺通常由葫蘆或皮革製成。當然也有裝備木質水壺的,比如英軍。

普遍採用的烹調方式是“亂燉”。一天行軍下來,士兵們聚在行軍鍋周圍,傾其所有,放入鍋中。法軍中幾種常見的“亂燉”有:蔬菜湯(把烤肉、土豆、胡蘿蔔、黃豆、其他蔬菜和鹽混在一起)、橄欖油湯(肉、蔬菜、橄欖油和鹽等其他調味品)和麵包湯(麵包、餅乾在沸水中攪成糊)。其他國家也各有特色。一次法軍佔領俄軍營地,發現一口大鍋裡竟然有30只雞和大量火腿。普軍則把土豆、蘿蔔、洋蔥燉在一起。



騎士精神:

儘管法國革命給法國乃至其他國家灌輸了“對敵人毫不留情”的思想,傳統的騎士精神在交戰雙方的軍官和士兵中仍有一定的影響。

戰場上故意射殺敵方指揮官被認為是不道德的行為。瓦格拉姆會戰中,在奧軍的炮彈多次擊中拿破崙隨從的情況下,皇帝本人仍堅持認為這並非奧軍故意所為。同樣,在滑鐵盧會戰中,有人建議惠靈頓直接轟擊拿破崙本人。可是,惠靈頓回答到:“如果指揮官之間都要相互攻擊,戰鬥還如何能夠進行下去。”

交戰雙方的下級軍官和士兵之間也時常會表現出善意和憐憫。比如:收治敵方的傷兵,交換通信地址,交易一些酒精飲料,甚至分享給養。但是,隨著戰爭的繼續,這些本來就是偶爾發生的友善行為變得越來越難得一見。歐洲的軍隊變得更加民族主義。徵兵制使得戰爭的規模越來越大,大量的傷亡無法避免。為了使本國的人民能夠接受如此的傷亡並提高國民的士氣,各國政府無不動用“宣傳”這一有力手段。而宣傳的內容全都是醜化,甚至妖魔化敵國的軍隊(英國人用拿破崙來嚇唬小孩是個極好的例子)。這樣的環境下,各國士兵之間的行為變得越來越殘忍、無情、貪婪,更加具有破壞性。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