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中法戰爭4---<引用>白米甕炮台語中法戰爭

【網路】白米甕炮台語中法戰爭


http://tw.myblog.yahoo.com/jw!BArr30KdHhLw57DvyoVgK8rff63k/article?mid=5024




基隆的旅遊網站上說,基隆的古蹟多,尤以砲台最多。細細數來,果然不假;計有大武崙砲台、白米甕砲台、仙洞砲台獅球嶺砲台、小砲台、新砲台等等。這些砲台在西元1884年發生的中法戰爭(清法戰爭),都有發揮其戰略作用。


但是很可惜的是,在中法戰爭法軍戰艦一開始進攻基隆的時候,強烈的砲火在一開戰就將白米甕砲台、仙洞砲台、小砲台跟新砲台一舉摧毀。現在看到的砲台僅存砲座,是在日據時代增建的,但在中法戰爭之前就已選定此地要興建砲台了。



如果有機會去這個白米甕砲台看一看的話,會發現這個地點真的是基隆海防的重要位置,守勢極佳,視野極廣,用肉眼就可以看到遠方海面上行駛的船隻,可怎麼會一開戰就一付任人宰割的模樣呢?不過看看上圖表格就可了解,開戰前白米甕砲台還沒趕築完成呢?大砲也不知運來沒有,真真可惜了一個好戰略要衝。






中法戰爭的起因雖說為的是越南的主權問題,可是明眼人都看的出來,打這種仗法國為的還不是要割地賠款?割地那不用說,本來越南臣屬於中國,但是在國力不強的情況下,自己都自身難保了,還當人家什麼宗主國?越南後來被法國搶去當殖民地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兒,可是賠款一事問題就來了,法國要的賠償性軍費,越南哪裡出得起?法國議會也知道越南出不起,所以要找個出得起的主兒,那當然就非中國莫屬啦!



法國開價要賠 一千二百五十萬兩 ,在巴黎參與談判的是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只得到朝廷同意可以給 五十萬兩 ,這只是法國要的零頭,談判不成只得開戰。但開戰要的還是重回談判桌,要和談而且有能力做成決議給錢的還是只有李鴻章出面才成,這一點法國人也知道,所以要佔中國一處口岸來重啟談判,而且這處口岸必須離李鴻章的北洋地盤遠遠的,算是給李鴻章面子,將來在談判桌上要錢也才方便。



於是遠離京城的台灣就成了法軍下手的目標,尤其基隆附近出產的煤礦又被視為艦隊航行的動力來源,法軍的目標就以攻下基隆為佔領台灣的灘頭堡。1884年4月13日,法軍的巡洋艦樓打號(Volta)上的法軍先是藉口要買煤想要進入基隆的砲台,怪了,要買煤就買煤,進砲台做啥?守軍不讓法軍進入,該艦指揮官福祿諾(F. E. Fournier),以購煤不成與清兵污辱為藉口,揚言不惜動武。基隆守軍屈服,以煤炭交由英國洋行轉賣該艦,炮台兵員也登法艦道歉,這真是屈辱的可以,可以想像那時那些基隆守軍的心情有多不平。



當時台灣的政經重心還是以台南為主,北部的軍備少得可以,當時的台灣區最高軍事指揮官為台灣道劉璈,出身左宗棠帳下湘軍的一員,他把屬下16500人的兵員編制為40營,其中31營都防守在彰化以南,後來成為台灣第一任巡撫的劉銘傳在1884年的6月26日由光緒皇帝任命加巡撫銜督辦台灣事務,總轄全台軍民大政。劉受命後,先搭船由北京至天津會晤北洋大臣李鴻章,取得人力物力支援,再續往上海向洋行訂購軍需裝備與槍炮,隨即與淮軍舊將、幕僚、新式武器教官,連同部分武器彈藥,於7月16日抵台,與在台湘軍諸將共籌防務。



劉銘傳是出身淮軍的將領,由他受了任命之後先去天津見李鴻章討主意,就可以想見他和李鴻章的關係有多密切,淮軍跟湘軍向來不和,左宗棠跟李鴻章為了爭南北洋水師的經費,衝突不斷也是人近皆知的事,派了一個淮軍的將領加巡撫銜來台灣管湘軍的另一個將領,這將帥能合嗎!在北京掌理朝政的醇親王的才智與用人的哲學可想而知啦!後來1885年7月8日中法戰爭結束之後,劉銘傳參奏劉璈貪汙、不受節制等之罪,就可想見在開戰之時二劉的心結有多深。



更有趣的是上文那位在基隆忙著築砲台的總兵曹志忠是隸屬於湘軍的旁系鮑超的霆軍麾下的總兵,鮑超的霆軍在跟太平軍的旁支捻軍打仗的時候,跟劉銘傳有大大的過節,霆軍的人視劉銘傳為爭功諉過的小人,能服從他的指揮嗎?



人謀不臧也就罷了,要命的是那一年1884年是慈禧太后的五十整壽,她心裡是一點兒也不想打仗的,一心巴望著可以好好的[樂一樂],宮裡已經傳昇平署[傳唱二十天],就是要連續唱戲唱二十天,朝中大臣怎會不懂她的心思?偏偏慈禧太后越是想要好好過生日,老天爺就越是要跟她做對。她四十整壽那一年,唯一的兒子同治皇帝死於天花(民間傳聞說是死於梅毒),五十歲生日那一年中法戰爭,丟了越南這個藩屬國,簽訂中法天津條約。六十歲生日那一年,中日甲午戰爭,割讓台灣澎湖,簽了馬關條約。問題就在於慈禧太后把一國之財務當做是自己一人可以花用的,這當真是天理不容,歷史為明鑑,今人怎可不記取教訓?



但是在台灣的居民,尤其是首當其衝的基隆居民,哪裡會想得到遠在北京裡那些貴人的心思?戰事一來,第一個倒楣的就是老百姓,扶老攜幼地從基隆往台北方向逃,連劉銘傳也棄守基隆,甚至後來一度連台北城也不想守了,一心要往新竹方向撤,消息一經傳出,台北居民群情激憤,當劉銘傳的官轎行經艋舺地區時,被地方人士給包圍住,一直要到劉銘傳承諾坐鎮台北督戰後,民眾這才散去。



但當時的人不曉得的是,淮軍湘軍這些將領打從打太平軍、捻軍這些大大小小的戰役裡,得到的無上心法便是,如果不丟掉 一兩 個城池,哪裡顯得出前方戰事吃緊?那麼軍需、糧餉,要怎麼要得來?基隆一下子撤守,並不是被法軍一下子攻上岸佔領的,法軍是曾經從現在的基隆西21碼頭登陸了五百多人,可是被總兵曹志忠的霆慶中營偕同淮軍的另一名提督章高元率兩百多人擊退,劉銘傳卻硬是下令抽掉這防線去淡水阻止法軍由淡水登岸,若不是真的兵員不足防守吃緊,那麼劉銘傳的心思著實可議。



駐守在台灣南部的劉璈還是按兵不動,留著31營至少12000人駐守在彰化以南,倒是霧峰林家的林朝棟自己帶著家丁100多人沿途又募得了500多人的鄉勇民團,自備了兩個月的糧餉求見劉銘傳,願意鎮守一方,他這一團人在這場戰爭中甚是勇敢,劉銘傳先是讓他帶人去守大武崙砲台,法軍在1884年10月3日佔領了基隆,之後由於清軍棄守基隆,林朝棟這一團人改去守基隆以南的暖暖,1885年1月9日與來探路的法軍衝突,來探路的法軍人數不多被趕了回去。



可是在1月25日法軍卻一口氣增援1900人進犯暖暖,其中包括了法軍的外籍軍團及阿菲利卡大隊(就是黑人傭兵啦!),突然增加這麼多軍力是為了至少在台灣的陸上取得一場勝利,好重啟談判來要錢,大概是登陸基隆後的幾次小規模的陸上戰役法軍都沒佔到便宜,法軍統帥孤拔認為不適合在台灣北部進行大規模的陸戰,但法國議會的民意代表投票表決,一定得要在台灣北部打一次仗,而且規模要大,所以才增派那麼多軍隊來台。在當地防守的這些人一定不曉得過去兩個星期中,他們是和是戰的命運是掌握在半個地球外的巴黎議會少數幾個人的手中。



看來不管是國內外,只要是奉行民主法治的國家,民意代表雖說主張不見得完全正確,但他們藉由選票的所掌握的民意力量還是足以影響一整個國家的整體發展。於是暖暖之役爆發,1月25日,法軍以1900名兵力進攻清軍的暖暖防線,雙方爆發第一次月眉山戰役,林朝棟率領所屬鄉勇支援,並於1月30日與督戰的福建福寧鎮曹志忠率軍夜襲法軍,雙方血戰至隔天清晨才各自收兵,之後法軍多次以小股兵力襲擊,但皆被林朝棟所部擊退。3月4日,法軍派出1280名兵力再度攻打暖暖防線,雙方爆發第二次月眉山戰役。這次法軍截斷清軍戰線,並一舉攻佔月眉山頂,而以大砲轟炸林朝棟等營,最後清軍潰敗,僅有林朝棟率領鄉勇穩住陣腳,成功協助清軍主力撤退至基隆河南岸。而得勝的法軍因彈藥用完,且3月7日的大雨導致河水暴漲,因此未渡河攻入暖暖。



之後,中法兩軍持續對峙,直到1885年6月13日法軍撤離為止。但在這段期間內,法軍轉攻澎湖,澎湖被法軍輕易佔領,孤拔卻在6月11日因疫病病死澎湖。而在越南北部,3月29日清軍在鎮南關一役也有所謂的[諒山大捷],4月4日中法兩國簽了休戰協定,雖然在戰事上取得優勢,但李鴻章還是在6月9日於天津與法國公使巴德諾簽了[越南新約],正式放棄越南宗主國的地位。



中法戰爭後,那位守住暖暖的林朝棟因助戰有功,被獎敘道員優先補用。雖然獲得功勳不高,但此戰表現深得劉銘傳青睞,因此戰後全台30多營鄉勇被裁撤,獨林朝棟與另一營被保留內入清軍,而林本人也在台灣建省後頗受重用。像這樣與台灣切身的歷史,在我以前讀的國中、高中歷史課本裡是完全沒有編入的,可是為什麼不編入?這麼勇敢出錢出力保家衛國的人,不讓在台灣讀書的學生知道他認識他,不是很對不起這樣的英雄嗎?不能理解啊!



在中法戰爭期間,日本的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曾率領了旗下的軍艦在馬尾海戰及基隆、淡水外海觀戰,日後甲午戰爭時,從這場戰役中搜集來的軍情分析,肯定是被拿來利用了不少,甚至後來在甲午戰後要登陸台灣時,都顧忌著基隆港周遭的砲台,而故意繞道從台北縣的澳底來登陸。另一個影響台灣的是,因這場戰事中,主要戰場都集中在北台灣,因而突顯了北台灣的戰略地位,也因此台灣的政經中心也在這之後,由台南遷移到了台北。

1 意見:

Unknown 提到...

近代台湾,抗法抗日都打的不屈不挠,可歌可泣!

張貼留言